好壞因素交雜6州選主宰馬股下半場浮沉

洪榮達◆報導

2023-06-03T07:00:00.0000000Z

2023-06-03T07:00:00.0000000Z

The Busy Weekly

https://busyweekly.pressreader.com/article/282286734653392

PICK OF THE WEEK

2 023已過去了5個月,大馬市場面對的國內外挑戰依然,若無意外,這些挑戰 會伴隨我們進入下半年。 大馬要穩定度過下半年的首要挑戰就是政局穩定, 而左右政局的最主要因素是即將舉行的6州州選,尤其 是團結政府需要守住的「老家」雪州、檳城與森美蘭州。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只要團結政府能夠度過這一次考驗,就可創造穩定局面,接下來的挑戰便不會有難度。 除了州選關鍵因素,其他因素如美聯儲升息、全球經濟放緩、通脹壓力以及中國經濟重開也是關鍵。樂天 交易股票銷售主管劉松增與iFAST資本研究分析員周傳 軒認為今年下半年市場會好于上半年,前提是度過州選難關。 政局回穩 外資回流 對于州選,劉松增預計最終結果可能維持原狀,這樣的局面有利團結政府。 儘管有市場分析員認為一些州屬,尤其是雪州可能面對被推翻風險,但他認為只要團結政府能夠守住原本執政的州屬,即便是選舉成績不理想也不至于導致政府倒台。這也是首相安華目前重心放在確保政權穩定的原因,若無法繼續執政,他爭取到再多的投資也是徒然。 劉松增續指,近期外資從股市撤走,因為市場目前沒有方向。 他相信,州選結束后,穩定的政局會再次吸引外資進駐。周傳軒亦有相同看法,並預計外資會在下半年回流。 說到投資,首相今年3月29日訪華時,見證馬中雙方簽署多項備忘錄(MOU)涉及1700億令吉的投資, 包括對石化和汽車工業的投資,當時贏得許多商會讚賞。 儘管如此,劉松增認為能夠實現的投資數目還是未知數,但他相信州選塵埃落定后,政局會更穩定,屆時首相就能重新尋求其他國家投資。 當然,中國作為我國最大的外來直接投資(FDI)來源,過去幾年的投資額一直增長,比排在第2的美國多出2倍。 周傳軒表示,隨著中國邁向中高收入社會,依賴廉價勞力的工業會往外移。由于大馬與中國關係很好,加上我國勞動人口具備技術條件,因此預計中國來馬投資的趨勢會持續。 利率見頂 通脹降溫 油價有利 除了州選,另一個關鍵因素是利率。美國4月通脹率仍處于4.9%高水平,但由于已從去年7月最高點9.1%逐步下降,美聯儲已釋出停止升息的訊號。 周傳軒解釋,停止升息的跡象對市場有利,帶動高增長領域尤其科技股上漲,推動股市走高。然而,這已反映在股市,而市場要進一步上升需要的不僅是停止升息,而是降息。 匯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兼亞洲全球研究聯席主管范力民早前指出,一些亞洲央行可能出手降 息。其中韓國央行已接連3次在利率上按兵不動,而 該行在最新的會議也下調經濟增長預測,這也暗示不久將來會有減息的動作。 然而,范力民也指出,由于通脹壓力仍然存在,許多亞洲央行今年料不會減息,最早會在明年初才開始。 國內方面,劉松增與周傳軒雙雙認為,隔夜政 策利率(OPR)目前已回到疫情前水平,國行今年 內料不會再升息。 劉松增表示,由于美聯儲利率看來已觸頂,我國通脹也逐步下降,因此隔夜政策利率今年內相信 維持在3%水平。 他指出,國行調整隔夜政策利率目的在于平衡經濟,更何況升息會有弊端,尤其是加重舉債的企業與人民的負擔。 打擊通脹固然重要,但若過于極端會帶來反效果,而經濟失衡最終導致人民失業,則打擊通脹也失去意義。因此,他認為比起打擊通脹,確保人民就業更重要。 周傳軒預計,通脹將在下半年進一步放緩至3%以下,主要因為油價持續疲軟、供應鏈緩解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回落。 然而,中國遊客重現會帶動國內消費,可能推高通脹。儘管如此,他認為隨著全球經濟放緩以及 衰退的憂慮,通脹不會回到4%水平。 便宜油價時代已過 至于能夠左右通脹走勢的國際原油價,劉松增 預計會企于每桶70美元左右,認為這個價格是理想的,對所有行業都有益。他表示,若衝上90美元至100美元,則只對油氣領域有益;若跌穿65美元水 平,則意味著需求疲軟,陷入經濟衰退。 周傳軒認為,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和以俄羅斯為首的OPEC+進一步減產,便宜油價的時 代已然過去,而我國作為出口國理所當然會受益。他續指,就算全球出現衰退不見得會拖累需求而拉 低油價,因為OPEC+減產與中國的需求持續支撐油 價。 美銀行倒閉潮後遺症 除此之外,前陣子鬧得沸沸騰騰的美國銀行倒閉潮,與美聯儲升息脫離不了關係。第一家「爆雷」的 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在2022年開始累積虧損,受美聯儲升息影響,最高峰累積未實現虧損超過150 億美元。 綜合一連串的危機后,該銀行最終在今年3月宣佈破產,而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與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也在隨后2個月相繼宣佈 破產。 這3家銀行隨后被摩根大通(JP Morgan)等大 型銀行收購,才暫時結束危機。 這場危機當時被認為是繼2008金融危機后又一 場新的金融危機,引發市場恐慌波及全球股市,銀行股首當其衝。如今危機似乎已過去,股市重新回升,劉松增認為這一系列事件已然完結。儘管馬股當時受到波及,劉松增認同國行的看法,也就是國內銀行領域流動性覆蓋率(LCR)高,並不會受到美國銀行倒閉潮的直接影響。 不過,周傳軒則認為這一系列金融危機離結束尚遠。他指出,許多區域銀行仍存在重大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商業房地產貸款,預計今年將有數十億美元的此類貸款到期。 區域銀行對此類貸款的風險敞口很大,這些貸款是在利率接近于零時提供的,到期后需以更高的利率再融資。 他表示,由于貸款增長放緩、淨利息賺幅無法擴大、信貸條件收緊以及宏觀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銀行股中短期內可能會繼續波動。 全球經濟放緩 說到美聯儲與銀行倒閉潮,不得不提市場一直關注的美國經濟衰退可能性。 根據《彭博社》數據,美國在未來1年進入經濟衰退的機率加劇,目前已升至65%。 周傳軒認為,全球經濟放緩、美國債務違約課題以及借貸成本上升,加劇衰退可能性。此外,美國釋出的經濟數據大多差于預期,尤其是零售銷售增長以及工業生產增長減緩。 另外,美國消費股巨頭之一家得寶(Home Depot)的最新財報,營收遠低于預測,是20多年來 最大差距。該公司表示,前景充滿挑戰,並下調今年盈利預測。 儘管如此,倘若美國果真陷入經濟衰退,周傳軒預計會如市場預期般出現溫和衰退。 劉松增則表示,從各方面數據來看,美國不會發生經濟衰退,但調整卻是免不了。對他而言, 雖然通脹壓力高拖累消費能力,但只要勞力市場穩定而人民繼續有工作則消費會持續,衰退可能性就低。 另一個必須留意的世界經濟體--中國,除了剛提到的1700億令吉投資,中國在年初解除疫情管制后經濟重開舉世關注,尤其馬中2國之間貿易量巨大。 時隔5個月,中國重開后經濟復甦速度似乎並沒有如預期般強大,主要是該國地方財政狀況吃緊、出口疲軟、以及儲蓄過剩等經濟挑戰。 周傳軒指出,中國重開后復甦不如預期,主要是房地產和出口等表現不慍不火。 此外,中國消費者的信心仍低迷,數據顯示,即使在邊境重開,中國家庭存款仍大幅增加。 然而,他表示,這筆巨款很快釋放到市場,特別是當中國央行加大降息力度以刺激消費,因此預計一旦消費者信心恢復,成長步伐會重啟。

zh-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