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石化種植手套盈利齊跌
2023-06-03T07:00:00.0000000Z
2023-06-03T07:00:00.0000000Z
The Busy Weekly

https://busyweekly.pressreader.com/article/282084871190480
COVER STORY
另一方面,雖然國行頻頻信心喊話,指我國今年經濟並無衰退風險,但外圍仍會出現經濟放緩跡象, 如美國在今年首季經濟成長便放緩至1.3%。外圍經濟 環境不佳,也會對經營出口業務的上市公司造成負面影響。 首當其衝的是科技領域,馬太平洋(MPI, 3867,主板科技股)在最新財報中提及,全球經濟 逆風導致電子市場需求疲弱,該公司在今年首季按年 盈轉虧,稅前虧損339萬令吉,去年同期則淨賺1億零988萬令吉。 將從綜指成份股除名的益納利美昌(INARI, 0166,主板科技股)也因旗下所有業務出貨量減少,稅前盈利按年跌39.95%,至6189萬令吉。 樂天化學大騰(LCTITAN,5284,主板工業股)和國油化學(PCHEM,5183,主板工業股)等石化 業者同樣也因全球經濟衰退擔憂情緒衝擊公司產品需求,進而拖累業績表現。 國能盈利大跌 馬拉卡盈轉虧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首季的歐洲洲際交易所(ICE)煤炭期貨均價按年上漲了26.29%,至每噸138.43美元,加重了國家能源(TENAGA,5347,主板公用股)和馬拉卡(MALAKOF,5264,主板公用股)等電力供應商的發電成本,進而拖累業績表現。 國能首季稅前盈利按年減28.02%,至11億零270萬令吉;馬拉卡更由盈轉虧,稅前虧損8444萬令吉,去年同期則錄得9818萬令吉稅前盈利。 政府之前宣佈從今年上半年調高中等及高用電量 商業用戶的電費,從原本的每千瓦時3.7仙附加費增至20仙,也導致製造業的電力成本走高,如國油化學、馬太平洋、慕達控股(MUDA,3883,主板工業股)和白馬控股(WTHORSE,5009,主板工業股)等公 司也在財報中提到電力成本上漲,是拖累公司業績表現的「幫兇」。 此外,原棕油期貨價格在今年首季的平均價格為 每公噸3967.47令吉,比去年同期5740.90令吉按年下滑了30.89%,造成馬股種植公司盈利大跌,更有不少種植公司名列稅前盈利下跌榜中的前10位置。 本地種植領域龍頭森那美種植(SIMEPLT, 5285,主板種植股)稅前盈利按年下滑7億8800萬令吉或77.55%,在盈利下跌榜中排名第3。 手套業今年首季依舊面對供過于求的困境,「四 大天王」頂級手套(TOPGLOV,7113,主板保健股)、賀特佳(HARTA,5168,主板保健股)、速柏瑪(SUPERMX,7106,主板保健股)和高產柅品(KOSSAN,7153,主板保健股)在今年首季全數由盈轉虧,其中賀特佳虧損最多,蒙受3億3144萬令吉 稅前虧損。
zh-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