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4大亮點 航空業穩定復甦

2023-06-03T07:00:00.0000000Z

2023-06-03T07:00:00.0000000Z

The Busy Weekly

https://busyweekly.pressreader.com/article/281865827858384

CORPORATE WATCH

受訪人士一致認為,航空業復甦會愈來愈穩。大馬機場作為國內最主要營運公司,除了受惠于中國遊客,本身也具備不少亮點。 市場人士基于4大看點,預期大馬機場將走出「寒冬」迎來新一輪春天。 1. 行業復甦力度強化 中國作為最大遊客輸出國,但當下市場卻未反映中國遊客抵步的所有潛力和上行空間。 回看疫情前的2019年,來馬觀光的中國遊客有310萬人,其中200萬人或64%搭乘飛機出入境。 馬銀行投行預測,我國航空業 2024年料只能接待130萬中國遊客,佔疫情前2/3。 因為國內航空公司疫情期間縮減營運規模減低成本,想馬上增加航班不是易事。 劉松增受訪時指出,本地航空業 將在2023和2024年全面復甦,意味 著國內與國際航班皆可看見爆炸性成 長,並在2025年正常化。 「由于新冠肺炎死亡率大幅降低,各國的防疫措施亦放寬,人們可以自由出遊頻率料將逐步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因此對機場業者是一大佳音。此次的復甦進度與力度料更勝往年。」 2. 新營運協議降風險 大馬機場今年2月與政府簽署新營 運協議,這份協議有利消除公司未來的營運風險。 肯納格投行分析員指出,新營運協議有助減輕大馬機場擴建的資本支出 (CAPEX)負擔。 根據新協議,公司將設立一個機場發展基金,讓政府和大馬機場為機場開發成本提供資金。 這意味著大馬機場既可使用政府的撥款,也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投資回收機制,使用該筆資金。 分析員樂觀看待這項協議,認為可為公司帶來長遠效益。 然而他強調,「中國重開后,激勵大馬機場股價飆漲,由于估值過高短期內不適合跟進。」 根據《路透社》數據,共有20家投行追蹤大馬機場,其中10家建議「買進」,9家建議「守住」。 豐隆投行掛上最高8.50令吉目標價,最低則為匯豐,喊出6.80令吉。 3. 增強非航空業務 疫情雖然重挫大馬機場核心業務,但公司反而利用這段時間積極增強非航空業務,提高競爭力吸引遊客。 隨著營運協議及相關租賃協議定案,大馬機場可進一步投資機場設施,尋求更高回報。 豐隆投行分析員指出,大馬機場在疫情期間落實商業重組計劃,包括改進租賃業務結構、重組店鋪組合及提升整體零售空間,以迎接疫后好景。 大馬機場旗下免稅店Eraman業務調 整,除了調整門店商品佈置也增設多家餐 廳,吸引消費。該公司計劃今年投入4億 令吉資本支出,強化行李處理系統。 豐隆投行預測,國內乘客量將在2023和2024年回升至疫情前的85%和100%、國際客運量則分別恢復到疫情前的70%和 85%。 隨著旅遊人數攀升,大馬機場非航空業務料在 2023至2024 年率先復甦至疫情前水平。 4. 營運環境有利 雖然通脹高漲帶來不少阻力,但無阻大馬機場股價起飛。 劉松增指出,民眾旅遊意願或多或少還是會受通脹影響,但卻不再是主要考量因素。 他舉例,「如果是國內旅遊尚可選擇其他交通工具,要出國一般都會選擇乘搭飛機。」 最重要的是,目前的經營環境有利大馬機場。 劉松增表示,國際油價目前企于 每桶70至78美元,大馬機場的飛機 燃油開銷負擔較輕,有助推升長期盈利。 倘若國際油價再次回升至每桶 90至100美元,相信也不會對公司造 成負擔。因為市場的旅遊供需趨向平衡,對大馬機場轉嫁成本壓力也更加有利。

zh-my